崔晶 柏愛華
2018年07月30日14:40 來源: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
這是一次來自歷史的邀約,這是一份不能忘卻的紀念。在歲月的淬煉中,那些存在於歷史典籍中的塵煙往事沉睡在我們的記憶中,等待著喚醒。而挖掘這些精彩的過往並用光與影來再現(xiàn),則是肩負著教育黨員群眾使命的黨員教育片的情懷與責任。每一部黨教紀錄片,都是在與時間賽跑,最終的獎勵就是黨員群眾能夠樂享的精神食糧。
為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山東省青島市委組織部攝制了16集電視紀錄片《青島抗戰(zhàn)歲月》。在拍攝過程中,攝制組難能可貴地採訪到了那些為數(shù)不多的親歷過抗戰(zhàn)的民族英雄,並將諸多鮮見於世人的歷史細節(jié)一一還原在觀眾面前,從而奉獻出一場寶貴的歷史視聽盛宴。
時不我待——“搶救”重在“快”。歲月無言,一去不返。七十多年前那場戰(zhàn)爭的親歷者大多已經(jīng)故去,少數(shù)健在的也已是耄耋之年,對他們進行“搶救式採訪”是當務之急。有幸的是,《青島抗戰(zhàn)歲月》系列片幾經(jīng)努力,採訪到了在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前擔任青島特別支部書記的李欣將軍以及當年一起在青島從事地下工作的戰(zhàn)友王桂榮,二人都以清晰的思路回顧了在青島走上抗日道路的經(jīng)過。他們的身影在鏡頭中出現(xiàn)本已彌足珍貴,對歷史往事的回顧與描述則更為片子增添了可貴的文獻價值。正如《青島抗戰(zhàn)歲月》一樣,黨教紀錄片的“搶救式採訪”,一方面要爭分奪秒地去採訪歷史珍貴人物,盡最大努力把握好當時歷史時段難能可貴又可能稍縱即逝的“歷史遺產(chǎn)”﹔另一方面,則要盡可能充分地調動珍貴人物“口述歷史”的積極性,讓他們將寶貴回憶娓娓道來,以迅速的實踐步伐填補史實記錄空白。
精雕時光——“搶救”貴在“準”?!皳尵仁綊裨L”要快,但不能亂了分寸,“準確”是記錄史料的首要原則。這裡的準確,不只是強調史實材料的真實無誤以及與歷史情形的高度吻合,更要強調邏輯結構的理性準確。在有限的時長內,如何在大量素材中挑選出最有典型性、最具代表意義抑或是最為鮮見的材料體現(xiàn)著制作者的理性判斷和藝術水準。隻有在還原歷史的過程中保持理性思維,觀者才會從直觀的感性體驗中提煉出理性認知,為歷史記憶拭去時光浮塵之余勾勒出清晰框線,雕刻進令人深思難忘的時光印記。比如,《青島抗戰(zhàn)歲月》系列片認真梳理了自1914年日德戰(zhàn)爭開始,青島兩次被日本侵佔后社會各界開展的對日斗爭和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素材豐富且邏輯清晰。這是源於制作組在拍攝前期便進行了大量的資料收集、調查採訪和研討論証工作,綜合比較素材的調用方案,並最終確定依照時間順序,圍繞人物和事件兩條脈絡分別展開敘述,讓一個個歷史瞬間準確有序地“綻放”在觀眾眼前。
不忘初心——“搶救”意在“教”。我們深情地回望歷史,不只是簡單地去追憶那些當年拋頭顱、灑熱血將熾熱生命獻給民族救亡戰(zhàn)爭的英雄們的偉大事跡,更要去還原民族英雄的抗戰(zhàn)信仰和民族精神,通過復蘇歷史情懷來振奮時代精神。在《青島抗戰(zhàn)歲月》系列片中,制作組特邀青島市檔案館、青島市委黨史研究室等多個權威部門的歷史專家召開選題研討會,搜集報道了諸多在此前的官方報道中鮮有出現(xiàn)的歷史細節(jié)。比如,首次使用了最新發(fā)現(xiàn)和首度公開的1938年日本原版畫報、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館藏汪偽政府電影資料、青島市檔案館館藏《青島受降》電影資料、青島籍赴日勞工十年前錄制的口述影像資料等,富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以立體的光影形式呈現(xiàn)這些難得一見的歷史細節(jié),讓觀者在心生強烈的民族責任感與使命感的同時,能更多地去反思歷史、正視現(xiàn)在、展望未來,用輝煌歷史中一以貫之的中華民族偉大精神來教育引導黨員群眾,教育引導他們始終團結在黨的旗幟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這才是我們拍攝黨教紀錄片的終極目的。
用光影傳承民族精神,黨員教育工作者永遠責無旁貸。
(原載於《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雜志2018年第7期)
(《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雜志授權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發(fā)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y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