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延慶縣西北部,有一片濕地自然保護區(qū)——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這里是候鳥遷徙途中的“戀愛天堂”。
眼下,大批候鳥已經遷徙,野鴨湖沒有了往日的熱鬧,然而工作人員仍在忙碌著。
公園管理人員說,每年在此停留和繁殖的鳥類總數超過10萬只,其中不乏珍稀、瀕危鳥類,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黑鸛等。相比北京其他濕地,野生鳥類眾多是這里的一大特色。
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副主任劉雪梅告訴記者,野鴨湖主要由修建官廳水庫后形成的灘涂淹沒區(qū)構成。20世紀80年代后期,由于過度捕撈、墾荒造田和污水排放等原因,庫區(qū)水受到嚴重污染,水庫周圍灘涂淹沒區(qū)的濕地植被也遭到嚴重破壞。為改善環(huán)境,延慶縣提出“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理念,成立了北京地區(qū)第一個也是最大的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并發(fā)展成為北京唯一的野生鳥類自然保護區(qū)。
為了記錄鳥類的遷徙、捕食、交配、孵化過程,工作人員方春及其同事,從2005年開始,每天都要走20多公里巡察。這么多年來,無論春夏秋冬,從無間斷。15畝的野鴨湖濕地,哪個山坡有歸巢,哪個樹洞里有生命在孵化,他們一清二楚。
2012年11月初,延慶迎來一場暴雪,野鴨湖絕大部分植被被積雪覆蓋,鳥類覓食成了難題。管理處緊急召集工作人員,清理鳥類活動區(qū)域的積雪。當天下午,又在雪中連續(xù)工作了幾個小時,投撒了上千斤食物,讓雪中的灰鶴、喜鵲吃上了“晚餐”。
為更好地保護鳥類,野鴨湖正在展開北京歷史上首次使用的濕地護坡生態(tài)工程。劉雪梅說:“保護區(qū)的土壤是天然種子庫,春暖花開時會長出濕地植物。”今年,野鴨湖還將引進包括PM2.5在內的多項環(huán)境數據監(jiān)測,為多元化環(huán)境保護提供更多信息依據。
目前來野鴨湖濕地保護區(qū)棲息的候鳥已達兩萬只。如今,一支由野鴨湖管理處職工為核心,以周邊村民和學校學生為志愿者的護鳥隊,正日夜守護著這個候鳥“天堂”。
(記者 張景華 杜弋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