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亮
“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收禮隻收XXX”,這句洗腦的廣告詞,曾經(jīng)長回旋在熒屏。單從廣告效應看,這種洗腦營銷非常成功。我們記住這一信息,是因被數(shù)年如一日“單曲循環(huán)”反復灌輸?shù)慕Y(jié)果。但有些送禮,並未見這麼大張旗鼓的宣傳,為何還是讓當事人覺得收禮天經(jīng)地義,否則就有嚴重心理落差?
比如昨兒一條“收禮”新聞,對比著看,就頗有意思——“調(diào)查稱‘禁令年’,近8成公務員未收禮”,“部分公務員因整風‘禁令’考慮離職”。關鍵詞拼接一起,大概就表達出稍完整的意思:因為從年頭刮到年尾的“整風禁令”,公職部門油水銳減,部分公務員萌生退意。
這當然是粗線條的邏輯串聯(lián),或有簡化事實之嫌。可對比新聞,大致脈絡也確是如此。而且,公職消費受限,福利縮水,“公務員越來越不好當”的感慨也並非首次提出?,F(xiàn)在年底,回首盤點所謂禁令年全年“收成”,與往昔“招財進寶”的各種顯性或隱性福利收入相比,自然顯得寒酸。不平之心,離退之意,自是難免。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也是常情。與之前那些採購蘋果產(chǎn)品當U盤,土豪金用慣了的主兒,今日卻面臨,超標豪華座駕被公開拍賣,稍微“高大上”一點兒的館子都不敢進,這樣的憋屈,任誰都能理解。
“官越來越難當”,只是政治文明和社會發(fā)展必然要求。誰也沒規(guī)定過公務員就該高人一等,就該待遇優(yōu)渥。更別提往年風光的各種“三公”福利,“雙軌制”紅利了。去年,反腐再次動真章,全年不少大小貪腐官吏落馬。所有一切都表明,那個靠公款滋養(yǎng)的旱澇保收的時代,一去不返。
盡職只是底線,收禮更是奢談?!斑^節(jié)不收禮”本該是公務員宣傳詞,還想著以往年“豐收”景象來衡量公務員待遇,該醒醒了。高官高管,勤政廉潔,是唯一出路,熱衷“公考”的青年,或已入體制的基層公務員跳出思維桎梏,回歸活力社會,亦非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