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部
2013年08月16日08:02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在一個與陌生人頻繁接觸的社會,培養(yǎng)兼顧他人的公共空間意識,涵養(yǎng)自由與責任相平衡的表達倫理,已經(jīng)成為中國社會必須跨越的一道“現(xiàn)代化門檻”
最近,網(wǎng)上流傳一個段子,描述微信與微博的不同:微博大多是“敵人”,微信大多是朋友;微博大多表達矛盾,微信大多表達和諧;微博大多傷心,微信大多養(yǎng)心;微博是微苦的,微信是微甜的……
這種說法是否客觀有待考證,但它展示的一些細節(jié),人們也許并不陌生。究其原因,恐怕很大程度在于,微信上基本都是同事、朋友、同學等熟人間互動,而微博上大多是陌生人間的交流。相比于熟人社會的成熟禮儀, 我們還缺乏與陌生人交往的一套規(guī)則,還不太習慣在公共空間“好好說話”。從藝人揚言“炸建委”,到干部爆粗“人渣”;從“林妙可事件”殃及未成年人,到“艾滋女事件”侵害他人名譽權,從各種“站隊式”對罵,到各種“武力式”威脅,微博不斷展示的話語暴力,無不揭示了這一點。
如此對比,并非貶低微博的平臺意義。事實上,相較于微信,微博更具有公共平臺的特征。140個字“將平民和莎士比亞拉到了同一水平線上”,微博讓每一個“小我”都能發(fā)聲、都被關注,也因此,一些公共表達的不足也更容易在微博上展現(xiàn)。當然話說回來,類似的情形又何止微博?君不見,在國外的地鐵、餐廳里,中國游客的喧嘩令當?shù)厝藗?cè)目而視,甚至讓其他國家的游客避之不及;即便在國內(nèi),一些人在公共場所里的超大分貝,在陌生人面前的吐沫橫飛,也并不鮮見;ヂ(lián)網(wǎng)將素不相識的彼此拉近,也將這種特點放到了最大。
對待陌生人的態(tài)度,最能體現(xiàn)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管是毫無意識,還是毫不在意;不管是擦肩而過,還是針鋒相對,一些國人與陌生人交流中的無禮,在公共空間表達時的無忌,已經(jīng)成為一塊醒目的“文明傷疤”。尤其隨著社會流動的加速、交往方式的多元,在一個與陌生人頻繁接觸的社會,培養(yǎng)兼顧他人的公共空間意識,涵養(yǎng)自由與責任相平衡的表達倫理,已經(jīng)成為中國社會必須跨越的一道“現(xiàn)代化門檻”。
不同于私人領域的交流,可以隨心所欲;也不同于鎖在抽屜里面的日記本,可以率性而為。在公共空間,有表達就有責任,有自由就有擔當,有言論就有邊界。如果只想著自己的表達自由,卻不考慮他人的合法權益,甚至社會的公序良俗,這樣的表達怎能促成共識?如果一方面喊著打倒一切、懷疑一切,另一方面喊著誰敢反對某個權威就打倒誰,這樣的思維如何增進智識?如果一邊高呼文明、法治,一邊卻藐視法律、動輒粗口,甚至以“和尚摸得、我摸不得”自我辯解,這樣的態(tài)度豈會有人格魅力?
比自由更重要的,是寬容包容;比觀點更重要的,是議事規(guī)則;比憤怒更有力的,是公共理性。與過去相比,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多地需要與陌生人打交道,也比任何時候有著更為廣闊多元的公共表達平臺。這樣的平臺,如果運用得好,就會成為珍貴的民主訓練場;反之,如果只是被粗鄙表達占領,最后只能收獲一地雞毛。從這個角度看,強調(diào)公共空間的說話藝術,并不是限制表達權利,也不是泯滅說話個性,而是強調(diào)對“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擔負一份責任,對損害他人權利、危害公共秩序存有一份敬畏。這種責任與敬畏,體現(xiàn)了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的公共意識,也彰顯著“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理性。
2500多年前,先賢孔子就曾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說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價值,這肯定是重要一條。秉持這樣的哲學去對待陌生人,在公共空間“有話好好說”,我們才能通過公共表達實現(xiàn)公共參與、達成社會共識,才能真正“不辜負這個時代”。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jié)束)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16日 05 版)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