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云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中外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在談到簡政放權時強調:要用減政府權力的“痛”來換得企業(yè)、群眾辦事的“爽”,下決心再砍掉一批審批事項。
立足轉變政府職能的簡政放權改革,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的審批事項已經削減了三分之一。但審批事項的減少并沒有給企業(yè)和群眾帶來期待中的方便快捷,反而有“門好進了事卻更難辦了”的感覺,成為當前行政審批改革中的一大難點。
細究原委,不外乎是一些地方和部門的簡政放權大多搞的是簡單的加減法,對審批事項做了一些物理整合,實質性的審批權力并沒有削減多少。所以盡管審批事項清單看起來精簡了些,但辦事所要經歷的審批“關卡”似乎沒有減少,反而有越改越繁瑣、找不到門的感覺。
如今,簡政放權改革關鍵是要解決“事好辦”的問題,就必然面臨著破除改革阻力、削減部門和地方利益這樣的“硬骨頭”。但要增強群眾獲得感、讓企業(yè)和群眾辦事真正“爽”起來,就必須動權力的“奶酪”,讓政府痛下決心下放權力、減少權力對市場的無效干預。
按照政府報告的思路,今年大力削減行政審批事項,重點要解決好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放權不同步、不協調、不到位的問題,二是地方要能接得住、管得好的問題。這兩方面問題的解決,既有賴于目標任務的細化,要下硬任務、排時間表;更需要各級政府和干部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真正簡除煩苛,禁察非法,使企業(yè)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
簡政放權改革推進到縱深,已經到了必須真刀真槍、實打實干的關鍵節(jié)點,政府權力的“痛”是難免的。但只有讓政府權力之手不亂伸,堅持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真正把萬家憂樂放在心頭,才能營造讓企業(yè)和群眾辦事爽朗的環(huán)境,也才能真正增強人民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