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受災群眾最愛
“吃稀飯 體育館門口”,蘆山縣城內(nèi),一張張簡單的廢紙板上的手寫體告示,給受災群眾無盡的溫暖。
支起蜂窩煤爐,架起一口大鍋,搬來兩筲箕米粉和豆芽,帶足蔥花和油鹽等調(diào)料,1986年出生的徐娟開始了一天的志愿者工作。
徐娟是開肥腸粉店的,小店位置就在體育館斜對面。越來越多的傷者運進醫(yī)院,越來越多的救援隊伍開進蘆山……
徐娟預料到,在余震不斷的災區(qū),很多受災群眾不敢回家煮飯吃,但吃飯問題需要解決。于是,她和丈夫?qū)蕚溆糜谧蛉諣I業(yè)的米粉和面條等食物全都搬到了體育館門口,他們要為大家免費煮飯吃。
徐娟的米粉非常受歡迎,一鍋很快就被人舀完,還被其他索要午飯的人包圍著。她家的那口鍋,一直不停地煮,豆芽、米粉和面條。旁邊,還有人熱心地提醒:豆芽要多煮一下,要煮熟,免得吃了拉肚子。你出米我出油
熬出稀飯?zhí)貏e香
昨日傍晚,像王立虎兄弟倆這樣的愛心稀飯粥,整個蘆山縣內(nèi)隨處可見。
在寶盛鄉(xiāng)玉溪村縣道前,村民何培榮也在大鍋前熬著稀飯粥。只要是路過的救災人員,她都會遞上一碗。
而何培榮熬的稀飯粥,是真真正正的“百家飯”。大米是她和老李從家抱出來的,加的鹽是鄰居小賣部老板店里的最后幾袋庫存。而村民茍愛萍則從倒塌的廚房里,拿出臘肉熬出的豬油。稀飯粥里的蔬菜,則摘自各家的菜田。記者也喝了一口,這碗稀飯味道特別香。
其實,玉溪村村民的存留食物也不多,如果都給路人吃了,以后怎么辦?對此,何培榮擺擺手說,村里的飯雖然很快就能吃完,但相信很快政府就會給大家送上物資。
|